□徐晓石
春花盛开,暖阳如饴。捧读沈振元先生的新著《海门历代诗选注》,阵阵墨香勾起我的串串回忆。
2021年9月,南通大学徐乃为教授来海专题探讨张謇诗歌训诂后不久,沈振元先生来到张謇研究会告诉我,原海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袁蕴豪提议他选注《海门历代诗选注》,得到了卞之琳研究会的首肯,并将报请海门区文旅局立项。沈先生下定决心只身投入这项“诗海捞珍”的浩大工程。我深感惊讶,惊讶于他已84岁高龄,尤其那时疫情四起,对年长者而言更是一道艰难险阻,难以想象。尽管如此,我依然鼓励他,支持他。经过十八个月的艰苦奋斗,沈先生披古阅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甄别,三校其稿,终成洋洋巨著。
由沈振元先生选注、数百位诗坛先贤加持的《海门历代诗选注》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起讫宋代至新中国成立、批注海门287位诗人671首诗作的鸿篇巨制,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是唤起了人们对海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深深的敬意与向往。此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任卞之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现任监事会主席王鸷翀先生作序。这是继乡贤大儒周世康先生《海门传》《海门名人传》之后,又一部呈现海门历史文化的千年诗史。它不仅是海门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汇入华夏诗海主流中的一股新浪。
沈振元先生年近九旬,仍笔耕不辍,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满腔热情不断为本土文化添砖加瓦,前几年出版了《张謇诗选注》《诗山雅韵》。而今这部纵贯千年、篇幅48万言的《海门历代诗选注》,时间跨度之长,诗人数量之多,诗作质量之精,迄今堪称海门诗库之最。既可作诗读,亦可当史阅,既是学术研究的工具书,也是宝贵的参考资料,可谓集海门诗史之大成,是文学和诗歌视角的海门历史缩影。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每一首诗的精心注解。沈振元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每一首诗都进行了点到为止的注释和解读,既完整保留了原诗的风貌,又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诗歌背景、意境和深层含义的钥匙。这些注释,不仅是对诗歌本身的点睛,更是对海门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也给读者保留了想象空间。
书中诗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山水田园的清新雅致,也有民生疾苦的深刻揭示,还有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时代的反映,一个故事的记录,一种情怀的寄托。它们共同构成了海门诗歌的斑斓画卷,展现了海门人民的智慧与才情,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海门历代诗选注》的出版,不仅是对海门诗歌文化的个性张扬,而且是对中国诗坛的贡献。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的多元化,地方诗歌选集的价值日益凸显。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部选集,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海门的历史文化脉络,感受海门人民海纳百川的情感世界,领略海门诗歌百舸争流的独特魅力。
这部选注古为今用,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它告诉我们,诗歌创作要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汲取本土文化的精髓,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像沈振元先生这样,用心感受生活、耐心去做学问、倾情用诗歌去传递爱与希望的学人和诗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选集将成为海门文化的一张名片,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部诗选的世界,去感受海门的绮丽,去聆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去追寻那些被岁月冲散的记忆,让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故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