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广裕
崇川区陈桥街道集成村(原河口马躺路)的通扬运河畔,曾经有一座闻名遐迩的水关帝庙,全称“南通河口镇海关帝庙”。上世纪60年代,庙毁于三年自然灾害的水患,仅存1922年重修石碑。2016年发现遗存旧版《庙志》后,水关帝庙引起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和原港闸区文化新闻出版局的重视,邀请以赵鹏为主的文物专家进行考证,重新整理印刷了《南通河口镇海关帝庙志》。这些史料的发现,不仅为十八里河口地下文物保藏区挖掘了一宝,而且为我市宗教(道教)历史文化填补了空白,更为完善南通地区革命斗争史料增添了闪光的一页。
据当地群众回忆,1922年水关帝庙重修之后,驻庙道士是卢鸿昇道长和徒儿卢宗本、张宝珍等。1920年出生的河西人张宝珍,4岁拜卢鸿昇为干爷(父),8岁就被父亲张建中送进庙里学道士,1946年被迫离开。1958年6月,张宝珍协同卢鸿昇冒风险为庙里藏存了镇庙之宝——关公铜像,以及部分经书与家什。张宝珍在1994年离世前,用蓝印花布包裹着经书交给了外孙王建,并吩咐以后有空就翻开来看看。王建对这些旧经书不以为意,一搁又是20年。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不宜外出时期,王建回想起外祖父的嘱咐便在家翻阅经书,发现扉页有毛笔小楷,记载的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庙里所发生的大事,有记载我党地下工作者、游击战士和进步人士借庙开会的,有讲述本庙道士掩护革命者及参与斗争的,更有控诉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
今年是我国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八十周年,现将关于该庙抗战时期记载的原文(标点符号是抄录者后加的),摘录部分于此。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半赈孤盂兰会。夜间近子时,宝珍带了一个人到庙里来,告诉我,他的邻居满哥姓施,从南京老虎桥监狱逃回来的,要找组织打日本人。八月初三晚天将黑,宝珍和施满侯一行二十几人来到庙里,说今天在这里开会。立(即)关闭大门,在外把风。约一个时辰,施满侯二十几人走了。宝珍说,今天成立抗日守土团……吩咐宝珍千万小心不能大意。后来听说,施满侯就是大名鼎鼎的施亚夫,据说上南京了。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十九日,庙里做观音消灾圣会,来庙烧香祈福的人很多。将晚,我和宝珍、宗本在庙前清扫,见运河南面来了帆船停在庙前。这时,日本鬼子机器快船夜巡检查到此。宝珍连忙叫帆船上的人上庙里来,留二人在船上,鬼子检查,要良民证,翻译官汉奸问(船上)几个人,有新四军没有?在船上的二人拿出良民证给翻译官看,鬼子用刺刀东戳西戳,见没有问题,开船向南河口方向去了。鬼子走远了,庙里出来四个人,其中如皋口音的紧握我的手,连声谢谢。(我说)不要谢,都是中国人。旁边小伙子说,这是我们叶胥朝区长,从如东马塘来通有事的。我叫宗本弄夜饭给他们吃。宝珍说,你们今晚不能走,鬼子船还要查夜,给两个被查良民证的人上船,还有的人睡到庙里来。次日一早天还没亮,他们的船往北了。走后,我们发现山门的香炉下放了二块银洋钱,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过了几天,把这件事告诉了来庙的孟桂林,孟桂林激动地说,老师爹你们又做了件大好事,叶胥朝是我们地下党大领导人。(我)恍然大悟!
■民国二十七年十月初二饭后,我和宝珍在正殿念受生经,见大生厂宋祖望、王治平,还有两个不认识的人一齐到庙里。宋祖望打了个招呼,宝珍关上大门,他们到西客房。我对宝珍说,到正殿念经去,把木鱼敲响点。一直到夜,宋祖望四人来到大殿向我们辞别,宋祖望说,卢先生,我们两位同志要见你和徒弟张宝珍,王治平介绍,四方脸壮实的人是陈伟达同志;瘦的、文质彬彬的,这是梁灵光同志。二人和我与宝珍握手,二人全是外地口音,称赞我和宝珍说,你们以特殊身份掩护我们,谢谢!陈伟达拍拍张宝珍肩膀说,小道士年轻有为,听祖望同志说,你把施亚夫同志送到大生厂联络组织,了不起!并吩咐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保密,说完四人就走了。他们走后宝珍问我,甚的叫同志?我不太懂,可能是一起做大事、好事的人吧。
■民国二十七年腊月十八,天冷得没魂,运河结冻多日。当日夜近亥时已睡,忽听暗号敲门声,晓得来人了,我和宝珍即刻起床开门,一看是大生厂孟桂林、王治平带男女十大几的人进庙。孟桂林说,老师爹今晚又麻烦了,在你庙里开重要会议。我和宝珍(立)即关上大门,在庙外把风,只听到“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问宝珍听到没有?他靠近我耳轻轻说“我全听到了。”今天来的人全是地下党,不懂在执行什么任务。半夜散会。临走时,孟桂林靠近我耳说:“今天来了好几个大人物,不向你透露了。”我说:“不需要告诉我,这是最好的事,我懂你们是为人民做大事的。”十几个人都向我和宝珍告别,见他们回去不走一条路,有的快,有的慢,分散而走,非常激动。他们经常来开会,不喝庙里一口茶,从不打扰,感慨万千。可恨日本鬼子侵略我们国家,带来大难,遭此乱世大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民国二十八年正月初五,宋祖望晚来庙告知,他已不在大生厂,到抗战支队招兵办事处当主任。祝贺他,并问他在甚呢地方?他说,就在唐家闸附近一带。这晚,我们侃侃而谈。天将亮,临别时,他从胸门前里面衣裳拿出一本书给我,嘱咐这书多读读,是毛主席写的。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十二日午前,大生厂王治平来庙,邀请我们今晚到三牌楼准提庵参加会议。在昏暗灯光下,看到江庆曾王治平宋祖望有八九个人在里面。江庆曾说,人到齐了我们开会。他总结了去年成立抗战支队到今天以来取得一些成就,也有弊端。深刻反思不足,分析目前形势,明确目标。号召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宣布即将成立抗战独立中队,吸收思想进步(的)广大民众踊跃参加抗战队伍中来。王治平介绍了今天刚发展过来的抗战新队员,又介绍了当家和尚雨法师。我们相互握手问候后,表示同舟共济。江大先生说,为了今后方便更好开展地下工作,我们将以南面准提庵、北面镇海关帝庙成(作)为我们地下联络点,以镇海关帝庙偏僻优势将夜校和大生厂地下交通情报站设在那里,具体事情由张宝珍负责。
■民国二十九年阴历正月十六三更时分,宋祖望、陈彥明率十余人到庙借坐议事。临行时,宋祖望再三吩咐不要声张,事关重大。次日,陈彥明一行五人再度到庙,说明来意,宝珍(立)即关闭庙门在外把风。一柱(炷)香工夫,忽见宝珍进庙说,快躲,李云襄带一队日本鬼子到庙里来了。情况危急,吾和宝珍鸣鱼诵经,(暗)示陈彥明五人手里捧香,跪在关老爷面前。李云襄和日本鬼子看了一下,也没有问什么就走了。关老爷显圣保佑,有惊无险。事后陈彥明再三致谢。
■民国三十年二月二十六晚,将吃夜饭,天突然起风,下起大雨。见四个做生意的人,匆匆走进庙里来了。上前一看,有个人有点面熟,张宝珍一眼认得(出),是三年前(与)宋祖望王治平陈伟达同来庙开会的梁灵光,即请他们到西客房坐下。他(梁灵光)介绍,坐在我旁边的人是我们新四军苏中四军务区季(方)司令,在我对面(的)是梅(嘉生)参谋长,在他旁边的是县委书记周一峰。连忙向他们作揖问好。有启海口音的季司令说,先前听梁灵光县长说过,你们为新四军地下党掩护、送情报,做了常人之所不及的事,感谢你们!接下来,县委书记周书记说,你们是有道之士忠义之士,做的是重情重义之事,继承发扬关公忠义仁勇诚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梅参谋长说,我觉得你们是了不起的道士。我说,你们太抬举我们。梁灵光告诉我,他们从城里经过唐闸过来。他们看看墙上字画赞不绝口。季司令看了我在书桌写的纸幛说,这字写得好。我说,见笑了,烧化字。即请司令留下墨宝,司令二话没说,拿起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说,季司令你的字写得太好了。司令哈哈大笑说献丑了。此时庙外有人喊船到了……临走时,梁县长拿出一支铅笔送给张宝珍。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初八日大早,清扫庙门,宗本煮早饭,宝珍在码头上练笛子。一只木船要停靠庙前码头,宝珍看见后接住船上缆绳扣在石墩上,下来三个人。宝珍靠近我,对我说,好像是前二年到庙来的陈伟达,确实是。陈伟达直到我面前,握住我的手问好。向宝珍说,小道士又长高了。即请他们进庙坐坐。进庙后,陈伟达还介绍戴眼镜的人说,这是汤景延团长。汤团长很客气,有如皋口音。他说,道长早上好。我说,你们好!陈伟达接下来说,我在船上就听到悠扬笛子声,今天来,一是看望你,二是有件十分重要的事要你们做。由于我们党内出了叛徒,我这里有封机密信,请你们送到大生厂交给王治平或江庆曾。再三吩咐,一定要送到他们手里。说完,他们上船往北走了。吃完早饭,我对宝珍说,把道衣脱掉装成工人混进大生厂。说完,宝珍换了衣服,把信绑在脚底穿上鞋袜,上大生厂去了。临行前,再三吩咐千万小心,不能出纰漏。宝珍说,放心,我不是一次送信了,我懂怎么对付的。午后,宝珍回来,我才松了口气。以后(孟)一如到庙说,好了你们及时把信送到,救了许多人。
■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夜,宗本宝珍参与火烧竹篱笆。天将亮回来,说今夜见了新四军大部队,还见新四军大官陶司令在指挥,场面大。从天生港往北烧像火龙一样。宗本学宣传队唱:“竹篱笆分了家,南面田北面家。大家齐心拆篱笆……”还有的词记不得了。
■民国三十三年(阴历)五月二十四午前,听到河西非常密集的枪声。宗本看去回来诉说,新四军在打河西日本鬼子炮垒。约一个时辰枪声停止。新四军打垮了日本鬼子。剩余日本鬼子向唐闸逃去。
■民国三十四年(阴历)七月初八,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了。根据国民政府规定,庆祝抗战胜利。平潮、唐家闸举行声势浩大庆祝胜利大游行。积压多年苦闷,一扫而尽。镇李坤先生送来二份胜利文告宣传单。文告指出,今天是全国欢腾的一天,也是我国同胞在饱受灾难痛苦之余应该庆祝鼓舞的一天。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痛苦和牺牲,才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样一个光荣果实,全国同胞每一个人应该尊重和保持的,只可使之发扬光大,不可使之有损害以致丧失……×月×日为追荐抗日战争死难同胞,阵亡战士,举行超度法会,设灵堂悼念抗战阵亡战士。河口镇李氏兄弟分别读了祭文、祈祷文礼。请陈文林、朱元贞唱戏,陈大先生施会食,徐汉卿施水食,放河灯,庙里庙外彩灯高挂,热闹非凡。
以上摘录亦有删节。庙里那位老道士,用蝇头小楷,从1926年下半年为状元张四(謇)先生做斋事,陆陆续续记到1958年大炼钢铁,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庙里庙外的所见所闻,记录得比较多,占已发现史料的三分之二。
南通人耳熟能详的革命先辈和革命先烈,利用水关帝庙地处偏僻的地理优势,或是借庙开会,或是把庙当作藏身处,或是干脆作为联络点和物资转运站(紧靠通扬运河),如革命先辈叶胥朝、陈伟达、梁灵光、季方、周一峰、施亚夫、江庆曾、孟桂林、王治平等。革命先烈宋祖望、陈彦明、王国爱等以庙为家,在土地革命时期,则有刘瑞龙、顾臣贤、施联寿等在此活动。连扬州名人江石溪(江泽民同志的祖父)老先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多次到庙,带儿子欣赏这里的字画,并与道长卢鸿昇结为好友;1927年农历五月,张孝若(张謇之子)给庙里赠送九龙关公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