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华
李湛园,号湛源,晚清时期围棋界“十八国手”之一,通州石港镇人。他活跃于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早年与同乡周星垣齐名,后客居京师,与沈介之、秋航并称“京师三国手”。李湛园的棋艺高超,曾与多位国手对弈,棋风凌厉。他不惧权贵,甚至在与王公大人对局时,也毫不留情地将其击败。然而,这位曾经名震一时的棋手却鲜为人知。
《清稗类钞》上有记载“李湛园善弈”的一段:周介堂牧通州,当试士。士有李湛园者,日将午,即纳卷,文殊不工。问何能,曰:“善弈。”曰:“弈得不如汝文否?”曰:“不然。”枰相对,至漏三下,周遽敛袖曰:“吾不如也。”(大致意思为,李湛园曾因科举考试成绩不佳,被通州知州周介堂问及特长时,他回答“善弈”。周介堂不信,与他对弈至深夜,最终叹服于他的棋艺。)李湛园的棋艺不仅在技术上令人折服,更在于他不为权贵所屈的气节。
晚清时期,围棋在官场中极为盛行,王公贵族常以邀请高手对弈为乐。《清稗类钞》又载李湛园不肯让局:“李湛园尝游京师,与王公大人弈,科头跣足如平时。与对局者或屡负,不肯让。”李湛园与众不同,他性格耿介,不修边幅,衣着破旧,却从不因金钱而逢迎权贵。他曾多次拒绝权贵的贿赂,即使对方暗中送钱求他让棋,他也毫不理会,依然将对方击败。这种不为权贵所屈的气节,使他在棋坛上备受尊敬,但也让他在世俗中备受冷落。
李湛园的故乡通州石港,是历代文人墨客辈出的文化沃土。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如清代教育家和书法家陈毓秀、清代工艺美术家丁月湖,以及清代诗人和曲艺家陈邦栋、清代秀才姜灵煦等等。李湛园的棋艺精神与这些文化名人一道,构成了石港镇独特的文化景观。
李湛园晚年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家乡的破庙。尽管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但他对围棋的热爱和执着却从未改变。李湛园的棋谱和著作虽未流传下来,但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晚清围棋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