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江海文学

在凯司令(散文)

□展颜

凯司令是家西餐店。在张爱玲作品《色·戒》中,王佳芝坐三轮车“踏到静安寺路西摩路口,在街角的另外一家小咖啡馆停下”,这家咖啡馆是指当年的飞达咖啡馆。《色·戒》里易先生为何选择在这里同王佳芝会面?借用张爱玲的话,因为这家门临交通要道,碰见人也没关系,不比偏僻的地段使人疑心,像是有瞒人的事。后来,李安在拍摄电影《色·戒》时,特地将这家咖啡馆改成了凯司令,原因大致有二:其一,飞达咖啡馆早已拆除;其二,凯司令同样位于静安寺路,门临交通要道。静安寺路,即今天的南京西路。

凯司令建于一九二八年,距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是家标标准准的百年老字号。凯司令之名,传说是为了纪念北伐军凯旋,所以红色招牌上写有一个大大的“K”字。现今的上海滩,新式西餐店层出不穷,但凯司令在上海人心目中的位置,仍代表一种精致的上海滩情调,储存着深切浓郁的老克勒腔调。

一个春日的黄昏,我走进了凯司令。一楼西点柜,络绎不绝的客人低头在冷气玻璃柜台上挑挑选选:栗子蛋糕、掼奶油、哈斗、拿破仑、双牛利、蝴蝶酥、曲奇饼、芝士白脱卷、维纳斯饼干……凯司令的西点品种多,名字洋气,单是看看就叫人味蕾大开。其实凯司令的西点,并非从国外传来,而是上海的西点师傅采用本地食材,结合本地人口味,在传统工艺上注入西方元素制作而成。

凯司令家的明星产品,非栗子蛋糕莫属。《半生缘》里,顾曼桢一到秋天就惦念起栗子蛋糕。张爱玲写曼桢在医院里生孩子,看到邻床的家属吃了一地的栗子壳,想起糖炒栗子上市了,不由自言自语似的说:“现在栗子粉蛋糕大概有了吧?”于是曼璐特为去跑了一趟,买回了栗子蛋糕。凯司令的栗子蛋糕,糕坯里含有用当季栗子打碎的栗蓉,盖上层层叠叠的鲜奶裱花,栗子味与奶油香相混合,口感扎实而绵长。上海滩其实有多家西点店生产栗子蛋糕,不过在栗子蛋糕的排行榜中,稳居TOP1的还是凯司令。除了原味之外,如今凯司令还开发出白脱栗子蛋糕、雀巢栗子蛋糕、芝士栗子蛋糕,满足越来越挑剔的现代人的不同口味。

凯司令的三楼是一间西餐咖啡厅,经营法式西餐。复古的人字梁、昏黄的欧式笼灯、古铜色吊扇、紫色椅子,时光仿佛定格在上世纪中叶。我挑了临窗之位,点上一客焗蜗牛、蒜香法棍、乡下汤,入眼是窗外郁郁苍苍的梧桐和高耸的梅陇镇广场,身边服务员操着一口软糯婉转的上海话,此地此景确实很上海。

去凯司令晚餐的那天下午,我去安福路话剧中心听了王安忆的《长恨歌》讲座,包里正带着本《长恨歌》。一个人晚餐,最合宜的佐餐方式莫过于阅读。取出《长恨歌》,边用餐边看书,弄堂里走出的王琦瑶,虽居于狭窄的石库门,却乐于取悦自己,省下钱来打扮得山清水秀,去百乐门跳舞,吃凯司令西点,买“哈尔滨”的咖啡豆……仿佛岁月一直如此悠然,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过是个顿号。

这是镌刻在上海人骨子里的一种乐观,一种腔调,一种从容。再烂的生活他们也不会丧失对美好的向往。就像孤岛时期的某天深夜,张爱玲在家里听到远处跳舞厅传来的音乐:“蔷薇蔷薇处处开。”听到这首欢快的歌,她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连连,写下这样的语句:“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象的事,然而这女人还是细声细气很乐观地说是开着的。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爱可亲。”

2024-02-0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3630.html 1 3 在凯司令(散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