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阅读

有鸟相伴的湿地童年

□华明玥

“你爸爸生命的一部分是肖白鹭,另一部分是十八索,还有一部分,是那些在十八索湖里生活的鸟。”这是护鸟志愿者杜正,对鸟类观测保护站肖站长的评价。妻子病逝后,肖白鹭被爸爸肖站长接来照料,并送到湿地小学读书。从此,女孩邂逅了面积达3651.6公顷的十八索自然保护区,这是“众鸟的天堂”,生活着一群上山入水,无所不能的野孩子。

当然,湿地深处也埋伏着利欲熏心的偷猎者,野鸭、夜鹭、白额雁、白头鹤、黑鹳、小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对他们来说,只是牟利的野味,偷猎者私拉丝网、用猎枪与弹弓袭击,还投放拌了有毒的玉米粒。肖白鹭与小伙伴毛蛋、方大雨、钟小武,组成暑假“护鸟小分队”,与偷猎者较量与周旋,又排练情景剧、演唱歌谣,向家长、乡亲甚至偷猎者进行面对面的爱鸟宣传,她最终成长为释放天性又富有责任感的女孩。

《十八索》既是写给孩子看的,又是写给与自然有着深度连接的成年人看的。去年,它从数百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接力杯曹文轩儿童小说奖”。为了写作这本充满悲悯情怀的书,作家王征桦与鸟类观测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同吃同住,还深入小学,体察五年级孩子独有的微妙心理与情感表达方式,最终创作出这部充满亲子情、师生情、人鸟情的动人小说,它仿佛湿地的一面大水,倒映着干净澄澈的童真。

与获救的“小不点”红耳鹎相伴,与名叫“乌骓”的矫健黑马相伴,与轻吟慢唱的环保童谣相伴,孩子开始了他们的成长之旅。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精妙的结构,与通常的生态保护类作品不同,《十八索》巧妙地将鸟类知识与护鸟尝试,编织进小学生的班会、知识竞赛,还有文艺汇演中。比如,杜正第一次来学校当辅导员,就带来打算赠送孩子们的数十只“泥鸟”,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暑假护鸟小队的选拔赛前,杜正也带来了展板,教孩子识别雄鸟和雌鸟,候鸟与留鸟,讲述国家对不同鸟类的保护级别。肖白鹭无意中发现了迷路受伤的红耳鹎,而发现光污染对鸟类的伤害。护鸟小分队的事迹被表彰后,孩子们创作“情景剧”,呼唤更多人参与到护鸟的队伍中来。护鸟行动契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各种情景,避免了生态保护类作品常见的“孤独感”与“悬浮感”。

其次,作家通过一系列的悬念设置,来推进情节的转折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在荒野中追击偷猎者,杜正买了黑马“乌骓”,而为救这匹在暴雨下受惊狂奔的马,肖白鹭的爸爸不幸被泥石流吞没。读到这里,读者才会领会到在小说开头,作者为何要费很多笔墨去渲染“起蛟”(泥石流)的可怕,“当地人谈‘蛟’色变,认为那是龙王发怒……”记得评判优秀电影的论文中说过,“镜头掠过的任何一只钟表,一把枪都是有寓意的,它们最终会成为情节之扣”,在《十八索》中,你会发现大量的“情节之扣”,它们“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最终在情节的转折点上完成它的使命。

最后,这部儿童小说打动我的,还有语言的讲究与动人,隐藏着散文化的慢板,作家试图让孩子们张开眼睛,去品味十八索的美。比如,作家形容夜鹭在黄昏的行动:“十八索宽阔无边的水面上,闪动着夜鹭们的身影。它们像一支又一支特工小队,或迅疾,或停栖,或抖擞,悄然隐入夜色。”小说中也多次出现杜正吹奏《杏花天影》的场景,这首浑厚沧桑又神秘哀婉的埙曲令肖白鹭看到:“湖水把天空拽下来,把花朵摇了又摇。”对杜正有好感的孙曼老师常来偷听,被肖白鹭看见了,女孩打算保守这个秘密,作家这样形容五年级女孩的小心思:“她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仿佛自己正从一个小小的埙孔里,窥探着大人的秘密。”作家还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被乌骓唤醒的赏月行动:“一个雄壮有力的马的剪影,嵌在圆圆的月亮里。乌骓的眼睛可以容纳整个十八索湖,见过它的人还可以从中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孤独感。”马的眼睛里饱含湿地与长空,荒野与月辉,其孤独感似乎是一种隐喻,折射的是荒野中日复一日潜心护鸟的人的精神世界,肖站长如此,杜正如此,未来有志于考生态保护专业的肖白鹭也是如此。

守护大自然的物种平衡的使命,正在十八索代代相传,故事在杜正荣获“斯巴鲁生态奖”的喜讯时戛然而止,作家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在雪夜中的十八索大堤上,众人仿佛听到了夜鹭的翅膀划过夜空的声音……”孩子与众鸟还将有怎样的故事,飞走的候鸟,春天还会带着它们的孩子回来吗?这为整部小说留下了饱满悠长的余韵。

2024-03-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6547.html 1 3 有鸟相伴的湿地童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