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鸟鸣声声谷雨天

□孙同林

“布谷,布谷!”布谷鸟的几声鸣叫,把人们从慵懒的睡梦中唤醒,谷雨节气到了。于是,整个村庄都醒了,家家户户的门开了,人们扛着各种家具,走向田野。

谷雨是一个惹人想象充满诗意的节气。按古代流传下来的说法,谷雨本身就是播谷降雨、雨生百谷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谷在此时播种,雨水应时而下。故此得名。

谷雨有三候:一候萍始生。谷雨到来的这几天,因降雨增多,水上的浮萍会快速地生长,平时缺少绿意的水塘、河畔、湖面,骤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即布谷鸟。谷雨时节,布谷鸟开始抖动身上的羽毛,田野上空不时会听到阵阵“布谷”的啼声。而“布谷”因与“播谷”谐音、近义,农人认为布谷鸟的叫声含有提醒人们适时播种的意思。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是一种小鸟,喜欢栖息于农家种植的桑树与麻树之中。每年谷雨时,人们便可以看到戴胜鸟飞临桑园,蚕业生产就要开始了。

谷雨时节,是百花之王牡丹开花的日子,故人们又把牡丹花叫做“谷雨花”。“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城里的人们东奔西走,赶赴谷雨花会,而此时的乡村女子正忙于生计,她们走进桑田,忙着采桑饲蚕。《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桑林在某种意义上,是古人理想国的象征,有村庄处,必有桑林。“谷雨三朝蚕白头”,谷雨前后,乡邻们串门有忌讳,蚕桑之乡,人们不随意走进蚕家,一直要等到祭过蚕神,方才解禁。

在农人心里,布谷就是播种,布谷就是让天下遍布金黄的稻谷,就是永远的丰衣足食。“清明玉米谷雨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东人创造了“三夺皮棉百万担”壮举。那段时光,乡里种棉花的谚语很多,“谷雨种棉家家忙”“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当时”“种在谷雨前,种出高产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等等。谷雨的农谚,时时启发人们要善抓机遇,为一年的收成打好基础,如此,谷雨又成了一种哲学的思考。

禾苗黝绿送清明,油菜金黄迎立夏。谷雨,润泽着肥沃的土地,为乡村拉开了一年丰收的帷幕。此时此刻,农人把谷雨,用麦苗麦穗编织成一个序列,编成黄土里整装待发的童话,看:谷雨麦挑旗(孕穗鼓肚),立夏麦穗齐,小满麦子黄了皮……

“春雨贵如油”,农人祈盼谷雨有雨。一直生活在乡下的我深深懂得“谷雨时节雨不淋,急死天下种田人”的含义。每年谷雨时节,我总是早早就走上田野,走进播种的行列,其对土地的敬畏和虔诚不亚于父辈,我会像所有农人一样,虔诚地祈盼下一场洋洋洒洒的雨,期盼迎来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谷雨,从古老的智慧里长出,从唐诗宋词里走来,从苍茫烟雨里经过。谷雨时节一粒种子落地,在雨的滋润下,快乐地发芽,喜悦地生长。一转眼,便“扑啦啦”催生出千万棵嫩绿的秧苗,染绿了农人的梦想,也让农人享受到耕种的乐趣。

2024-04-2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0339.html 1 3 鸟鸣声声谷雨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