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穿龙袍的菩萨(上)

□黄俊生

从僧伽与狼借地开始,狼山就与这位西域和尚分不开了,尽管他的行迹遍及江淮,但最后的归宿还是落在当时并不显扬的狼山之上。

说实话,所有与僧伽有关的故事,都带点传奇与灵异色彩。他在大唐的行踪与事迹,史籍多有记载,最早记载僧伽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所写《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其后,历朝历代佛教典籍中多有僧伽记述,北宋高僧赞宁《宋高僧传》的记载最丰富,其中《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传》篇幅最长,一千八百字,足见僧伽影响力之广。北宋江淮荆浙发运副使蒋之奇撰有《泗州大圣明觉普照国师传》,宋代僧人志磬撰有《佛祖统纪》,《通州五山志》也有记载。

李白信奉道教,自号青莲居士、谪仙人。他自由洒脱、狂放不羁,敢在朝堂之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李白很少作诗礼赞和尚,但独独对僧伽赞美有加,敬佩之情在他的《僧伽歌》里尽显无遗。

《僧伽歌》犹若人物图画,将这位身材魁梧奇伟、相貌威严方正的西域高僧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李白在唐天宝初年入长安为翰林,当时,僧伽圆寂已30余年,歌中所描绘和刻画的僧伽行状,应当是李白根据在京师所闻,以及游历江淮时瞻仰僧伽真身后记录的。当然,即便没有瞻仰僧伽真身,凭李白的才气,照样能写出活龙活现的佳作来,他没到过浙东天姥山,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把天姥山描绘得令人心驰神往吗?

僧伽本名叫什么,无人得知,他称自己是何国人。何国究竟在哪里?令人摸不着头脑。顺藤摸瓜,方知何国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市撒马尔罕,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东接大唐,西连波斯,南达印度。所以,何国城楼北壁画大唐天子像,西壁画波斯诸国国王像,东壁画突厥、婆罗门诸国国王像,其意是向诸帝国示好,告诉诸帝国,你们都是大哥,我小老弟谁也惹不起,谁也不得罪,请体谅则个。

僧伽小时候就出家当了和尚,立志云游四方,弘扬佛法。30岁时,从天山别迭里山口,也即是今天的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地方,迎着唐僧玄奘西出边境取经的方向进入大唐,披着丝绸之路上的晚霞向东而来。

古代的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有无数中外高僧,或在漫漫风沙的大漠古道上艰难前行,或在惊涛骇浪的浩瀚大海上舍身颠簸,安世高、鸠摩罗什、法显、玄奘、鉴真、圆仁,一个个名字,耳熟能详。他们中更有从齐州(今济南)南下,经濮州、曹州、扬州,到广州,取道海路至印度,历经20多年,游历30余个国家,携大量梵本佛经归国,终生译经不辍的义净。而僧伽从陆上丝路西来,在长达53年里,足迹布满大半个中国,由此形成的僧伽信仰,遍及全国,流播千载,经海上丝绸之路,东传日韩,是中国佛教史上与“一带一路”关系最为密切的高僧之一。

僧伽带着自幼就从他剃度的弟子木叉,过康居,经碎叶,翻过横亘中亚的葱岭(帕米尔高原)雪峰,进入新疆,穿过八百里瀚海,到敦煌、过玉门,抵达凉州(今武威),驻锡传法。随后,来到都城长安,在终南山参加佛教界活动,与高德大僧交流切磋。在长安,他并没有久留,飘然南下,经洛阳,过太原,登五台,沿运河、长江东去,来到江南水乡,深入民间,弘法济世。

初伽化行江表,止嘉禾灵光寺。彼泽国也,民家渔梁矰弋交午。伽苦敦喻,其诸杀业陷堕于人,宜疾别图生计。时有裂网折竿者多矣。

《僧伽传》记载说,僧伽行抵嘉禾(今嘉兴)灵光寺,教化水乡泽国民众不要杀生,说杀生要堕入阿鼻地狱,所以,很多渔民就撕掉渔网、折断竹竿另谋生路。至于另谋什么生路,记载里没说,估计僧伽也没能指出一条出路,所以,他“自感因缘不具”,拄着锡杖,复而北上。途经晋陵(今常州)国祥寺,见寺庙破败,就捐赠了随身衣服,把衣服挂到大殿后梁,便渡江到达山阳(今淮安楚州),驻锡于法华禅院。后来,盛名远播的僧伽被唐中宗李显召入宫,与百官执弟子之礼,僧伽乘机奏请修缮法华禅院,中宗应奏,拨维修款,改法华禅院为“龙兴万寿禅寺”。也就是从那时起,几乎所有的有关僧伽的记载,都展露神异现象来。

僧伽在楚州足迹遍及淮泗大地,为人们治病解难。作为高僧,自然是懂一些药理的,但佛教典籍大多记录他靠法力行医。僧伽替人治病,往往闻声救苦,不请自至。入唐以来,他一直在游走十方,非常需要建一座寺庙,作为他弘法传教的基地。于是,他来到泗州临淮信义坊,寻址募捐。

僧伽找到县令贺拔氏,说足下所立之处是一座古庙遗址。县令着人往下挖,果然挖到一块古碑,碑铭文显示这里曾是齐国的香积寺,再往下,又挖到一尊金身佛像,佛身衣服上刻着“普照王佛”字,民众一个个眼睛瞪得滚圆,下巴惊掉到地上,现场争着布施捐赠。

更为奇特的是,贺拔氏请僧伽到家说法,夜里睡觉时,看到僧伽忽然身子变长,头和脚延伸出睡榻之外各三尺。第二夜,僧伽又现十一面观音形。贺拔氏磕头不已,第三天就把住宅捐献出来,供僧伽建寺。于是,寺建成,按掘得金佛身上字勒额“普照王寺”。普照王寺成为唐代最负盛名的四大佛寺之一。

僧伽81岁时,中宗皇帝李显派人接他到京城,供奉于内廷道场。李显对他极为尊崇,尊为国师,安排居住荐福寺,亲自设法宴,与之促膝交谈。一天,僧伽入殿见中宗,见中宗愁眉不展,问其何故,李显说,京城附近已经连续数月无雨,黄土焦枯,朕心焦灼,大师可否大发慈悲,施法布雨,以解朕之忧迫?僧伽听闻,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起身,将手中玉瓶里的水向四方播洒。俄顷,天空阴云骤起,甘雨大降,旱象立解。中宗李显大喜,当即下诏,赐僧伽所建临淮寺庙为“临淮寺”。僧伽连忙说,圣上可否依佛号普照王为寺名?

李显觉得“照”字犯天后武则天“曌”讳,乃御书“普光王寺”匾额,遣使送到临淮县,悬于寺门。

《南通传》连载 第八章 龙袍菩萨:坐观人间沧桑 题图许聪摄

2024-07-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7938.html 1 3 穿龙袍的菩萨(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