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全
饶有兴致地看过央视的三季《中国地名大会》,我又读到点评嘉宾胡阿祥教授的一本《大地有名》,愈加感受“古今多少事,都付地名中”的无限精彩,以及“开卷如芝麻开门”的特别魅力。
作者身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固然术业有专攻,但因做过《百家讲坛》的主持人吧,故著述给人的感觉既专业又普及。作者略以考据、应用、普及三个指向,厘为三编,讲义的旨趣所在,就如东汉刘熙《释名·自序》的感慨:“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而一旦“打破砂锅问到底”,追究万千地名的“所以之意”,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无穷。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何以中国?书中从何尊说起。这是因为何尊的铭文中,首次出现了“中国”二字。相关的铭文是:“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意思是:我将住在中国这个地方,治理天下的人民。于是,首先知道周成王五年(公元前1038年),已出现“中国”一词。其次,知道了这最初是指周朝的东都成周,即今天的洛阳。至今以洛阳所在的河南省为“中国之中”的观念,仍然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河南省雅称“中州”“中原”,河南人以“中”表达行的意思。再次,知道了“中国”两字最初的写法,即“中”像一面旗帜,“國”写作“或”,就像树起一面大旗,大家围绕在旗帜周围。至于“或”——读作国家的“國”,按《新华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那是“从囗从戈以守一”。这里的“囗”指城池,“戈”指武器,“一”指土地,“或”就是一个人扛着武器,保卫城池,守护土地,就是《礼记》里说的“执干戈以卫社稷”,保家卫国天经地义。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从国名到省市区的名称由来,从桐城六尺巷、邯郸回车巷以及南京乌衣巷的典故,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成语及至“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对联等,深感地名是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结晶。典型的,有宝岛台湾高雄的从南到北的十条东西向横贯路——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一心,一心一意、同心同德、专心致志的意思;二圣,或说是制礼作乐的周公、大成至圣的孔子,或说是文圣孔子、武圣关公,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古圣先贤,让我们见贤思齐;三多,是多子、多福、多寿;四维,指礼、义、廉、耻,明礼义、知廉耻,国家才能治理,社会才能安定;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福齐至,幸福美满;六合,上、下、东、南、西、北为六合,六合指天地四方、宇宙人间,成语“六合同春”寓意天地人间的祥和康泰;七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八德,孙中山先生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目为固有道德;九如,《诗经·小雅·天保》中的九个“如”,即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天保九如”成了福寿绵长的祝福词;十全,十为满足,全为完美,十全就是完美无缺。这样的方正之道走过路过,能不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地名是完美的古代文学。地名让我们领略“诗句连地理者,词气多高壮”,如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庾信“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王维“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等等。吟诵着这些诗句,岂不“意兴与山川同廓矣”?况且,文学作品对地名的描述,也扩大了地名的知名度,于是地缘诗重,名随文行。如,张继《枫桥夜泊》之于寒山寺,杜牧《清明》之于杏花村,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于朱雀桥、乌衣巷、石头城,欧阳修《醉翁亭记》之于琅琊山,《西游记》之于花果山,《水浒传》之于梁山泊……
循着地名一路探究,作者建议读者多想想、多走走,我深以为然。与作者恰有同感的是,没到安徽泾县之前,想当然地以为李白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是座水潭。及至踏访,才知这桃花潭是青弋江上的一处水面。因其水面较深,又形若水潭,故名。又据袁枚《随园诗话》记载:当初汪伦邀请李白来此的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于是李白欣然而至,却既不见桃花,又不见酒店,汪伦遂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开心大笑。
想不到的是,“舌尖上的地名”讲到吾乡如皋火腿,不禁勾起我的馋虫。可以说,舌尖品的是味道,地名带的是感情,舌尖感觉着一方水土的一方美味,地名则富集一方美味的一方记忆。地名作为家和乡的名字,正如作者所述,地名是历史记忆、文献资料、文化象征、文明见证,地名是风俗符号、地域特色、乡愁所系、乡恋所在,地名的背后有感情、有人物、有故事、有观念。地名是一声声的乡音,镌刻着人们的记忆;地名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游子回家的路;地名如一块块磁铁,吸引着你我的思乡情。
闻“名”识中国。中国大地的一个个地名,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既是独特的存在,又是共情的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