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阅读

未名湖畔的先生们

□陈健全

教师节快到了,恰好读到《燕园梦忆》,未名湖畔的先生们一个个栩栩如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北大人对这里梦绕魂牵的故事。他们的笔下,除了对燕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如数家珍,更有对未名湖畔先生们的刻骨铭怀——无论是北大的老校长、老书记马寅初、江隆基、周培源、丁石孙,还是学术大师汤用彤、王力、季羡林、陈岱孙、钱敏、吴组缃、吴小如,等等。

先生们的学养且不说,单是为人的故事便感人至深。

——“三角换房”。燕南园57号,是一座双开门的古典式宅院,门口有对小石狮门墩,院墙上爬满紫藤,三棵老松树挺立院中。57号的首任主人,即燕京大学创办者司徒雷登。1952年,燕大撤销,并入北大,它也换了新主——北大党委书记兼副校长江隆基。哲学家冯友兰住54号,占两层小楼的一层。江隆基有天去拜访,他看到房间偏少而图书偏多,可谓汗牛充栋,满坑满谷。如此拥挤不堪,冯先生怎能自如地做学问?江隆基当即提出,把自家的57号让给冯先生。

“不行,您家人口多,我这一层,住不下。”

冯先生说的是实情,江书记家里有五个小孩,外带一位保姆。

江隆基淡然一笑:“我打延安过来,这一层比窑洞宽敞十倍。”

但冯先生坚持“君子不掠人之美”。这时,50号宅主、副教务长严仁赓站了出来:“我家人口少,可以把我的住房和冯先生的对调。”

江隆基前往50号察看,这是一处平房,优点是独门独院,缺点是没铺木地板,也无暖气设备。他斟酌再三,决策“三角换房”:冯先生入住57号,严先生入住冯宅,自家入住50号。江书记高风亮节,严教务长庖丁解牛,切中肯綮,冯先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想起来,2019年的深秋,我在京研修时走过未名湖畔,瞻仰过冯友兰故居“三松堂”。如早知这个故事,就更有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实地感触了。

——“老校工”。某年秋北大开学,燕园一片繁忙。一名新生守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站在道旁发愁。他首先应该去系里报到,但是他找不到地方。再说,带着这么多的行李,也不方便寻找。正在这当口,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位清清瘦瘦的老头儿,光着脑袋瓜,上身穿一件半旧的中山装,领口露出洗得泛黄的白衬衣,足蹬一双黑布鞋,显得比他村里的人还要乡气,眉目却很舒朗、清亮,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自己,似乎在问:你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的吗?新生暗想:老头儿瞧着怪熟悉怪亲切,仿佛自家人一样。这年头儿谁有这份好脾气?莫不是——老校工?他壮着胆儿问一句:“老师傅,您能帮我提点行李吗?我一人拿不动。”老头儿愉快地答应了。他先帮新生找到报到处,然后又帮他把行李送到宿舍,这才挥手再见。数天后,在全校迎新大会上,这名新生却傻了眼——那天帮自己提行李的老头儿,坐在主席台上,原来他不是什么工友,而是著名的东方学教授、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尊师重友。中文系吴小如先生曾上过游国恩老师的课,后来又协助游老选编先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在业务上,游老手把手教吴先生怎样注释古籍。在生活上,游老知道吴先生子女多,家庭负担重,所以在分稿费时尽量多分一点给吴先生。吴先生心存感激,铭记在心,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年春节吴先生用五张肉票(那时每人每月二两肉票)买了一斤猪肝给游老送去,游老很受感动,说:“你给我买了,你家里吃什么?”吴先生说:“我家人口多,肉票多,拿出几张不算什么。只要您吃好了,我们就高兴了。”此后每年春节,吴先生都去游老家拜年,执弟子礼甚恭。

吴先生一生重友。他最早结交的一位好友是邵燕祥,二人相交于1948年,其时吴先生26岁,邵燕祥只有15岁。那一年,吴先生受沈从文先生之托,代编一家报纸的文艺副刊,从来稿中发现了邵燕祥的写作才华,不仅经常采用他的稿件,还不断为他推荐,写信予以鼓励,并登门拜访,二人结成莫逆之交。1957年邵燕祥被错划为“右派”,他的爱人谢女士非要离婚不可。在此危难时刻,吴先生夫妇出面耐心做工作,劝她眼光要放长远一些,谢女士终于回心转意。正是在吴先生夫妇的努力下,保全了这个濒于破裂的家庭。吴先生去世后,邵燕祥为失掉这样一位好友感到十分悲痛,他说:“对于大家的真正纪念,莫过于读其书,识其人,从他们学问和知识、为人与为文的精神层面加深对他们的理解。”想想,这真是由衷之论。

——接信必复。沈克琦先生由物理系教授一路做到系主任,做到北大副校长,还兼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经常有学子慕名写信,请教各种问题,沈先生接信必复——可谓始于晏晏,继于谆谆,终于殷殷。一日,某封来信尚未答复,家人整理书案,当废纸扔进了纸篓,少顷,又倒进楼下的垃圾桶。沈先生察觉,飞身下楼,从垃圾桶里把它翻了出来。四川广元有位王姓高二学生,参加全国物理奥赛,斩获二等奖。胜利激发勇气,他提笔给沈主任写信,询问未来的路怎么走。“瞄准目标,夯实基础。”沈先生明确指出,“当务之急是冲刺高三,挑战北大。”王同学接函,眼前像幽暗的矿井升起一盏强光灯。他遵照沈老的嘱咐踔厉奋发,次年,终于如愿,也如沈老所愿——考上了北大。

这仅是沧海之一粟。泱泱大师,怎能不使我们从中感悟到什么?西山苍苍,未名泱泱,为人师表的先生们让后辈仰望,景行行止。

2024-09-0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3899.html 1 3 未名湖畔的先生们 /enpproperty-->